微生物制劑主要用于調節水質,近幾年在漁業養殖中逐漸開始應用,其對水質調節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被大多數水產人認可。微生物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的功能不同于藥物,其可以凈化養殖水體達到水資源可持續再利用,加強對飼料的充分吸收轉化,通過微生物制劑對水質調節,改善水體藻相平衡,獲得高品質安全無污染的綠色健康食用魚,保護水體生態平衡。因此,提高對微生物制劑應用上的認識,強化微生物制劑的作用效果,是微生物制劑當前發展的基石。 微生物制劑又稱微生物水質調節劑,是從天然環境中選育出的微生物菌體經培養繁殖后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劑。微生物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用途廣泛,既可用于調節改善水質、預防水產疾病,又可作為餌料添加劑,還可用來凈化養殖廢水。應用微生態制劑具有成本低、收效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符合漁業發展方向,前景廣、潛力大,經濟、社會效益廣泛。 常見微生物制劑有光合細菌、EM菌、枯草芽孢桿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酵母菌、乳酸菌等。 一、微生物制劑的作用機制 微生物制劑潑灑至水體中后,能夠很快在養殖水體中占據優勢并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長從而獲得生存空間。微生物制劑的活菌群適應性廣、繁殖力強,對于受污染及富營養化的池塘,可以通過有益菌群的大量繁殖控制有害菌及有毒物質的數量,達到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狀態。微生物制劑進入機體內,即魚類、蝦、蟹、貝類等水產品的腸道,形成優勢種群后,可促進養殖品種對飼料的吸收和轉化,增加機體的抗病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從而形成良性生態循環,促進水生動物迅速生長。 二、微生物制劑對水產養殖的影響 1、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的作用 微生物制劑潑灑到養殖水體中,能迅速生長、繁殖,形成對養殖動物有利的有益菌優勢種群。有益菌不僅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維護養殖水體中生物菌群的生態平衡,減少養殖動物疾病的發生,還可產生抗菌物質和多種免疫促進因子,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減輕應激反應,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和成活率。同時,微生物制劑中的有益菌進入水體后能迅速分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餌、動植物殘體、化學藥物等,降低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濃度,水體中有機物分解后為浮游植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營養物質,這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為養殖動物提供氧氣,從而有效地改善了水質,使水體呈現“肥、活、嫩、爽”的狀態,相對于養殖對象來講,即所謂的活水、肥水。凈水作用和肥水作用是相輔相成的。 2、微生物制劑拌入飼料中應用 微生物制劑中的有益菌是通過養殖對象的胃腸道發揮作用,所以,生產的微生物制劑必須能夠適應胃腸道的環境。市場上飼料質量參差不齊,水產養殖戶只能對口碑好的飼料加以利用,其質量有時也不能得到保證,當養殖對象出現活力不強、攝食量少、體色發黑、肉質虛肥等現象時,可初步判斷為營養不良引起,將影響其生長和免疫力。此時,利用微生物制劑拌入飼料中投喂,如EM菌等,可有效調節魚體腸道內的菌群平衡,促進有益菌生長繁殖,增強對餌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促進其生長,這是常規藥物所不能比擬的。 3、微生物制劑在培育苗種中的作用 苗種培育對養殖水體的水質指標要求比成魚養殖高。在苗種培育階段,水體中的溶氧、水溫、pH值、氨氮、硝酸鹽等水質指標都會對苗種培育起到很大的影響。苗種幼小,耐低氧能力較弱,免疫力較低,對外界的侵害抵抗力不強,使用微生物制劑全池潑灑,利用微生物制劑將水體中的殘留物質分解,降解水體中的氨氮,促進水體中有益菌群的繁殖生長,弱化有害菌及藻類,為苗種提供良好的生態水質環境,提高生長速度,增強免疫力。 4、微生物制劑對上市規格水產品養殖的作用 在已接近或達到上市規格的水產品養殖過程中,通常使用的微生物制劑有光合細菌、枯草芽孢桿菌。它們自身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和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魚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施用于水體中,可以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與苗種培育水質調節相同;將微生物制劑添加至餌料中,可大幅提高魚體腸道對飼料的吸收、轉化,提高餌料利用率,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因為到了上市規格水產品養殖階段,生長速度加快,攝食量大,常伴有腸道疾病的發生,會影響生長,且易發病。利用微生物制劑養殖成魚,以上現象可減少或避免發生,提高成魚的成活率和產量。 三、常用的幾種微生物制劑 1、光合細菌 光合細菌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微生物活菌制劑,是能將光能轉化為生物代謝活動能量的原核微生物,也稱為光能營養菌。 ①水質改良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水質調節中使用較多。用光合細菌調節水質,可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對養殖水體進行去污化處理,效果比較理想。 ②培育開口餌料 光合細菌用于培育開口餌料效果良好,當水花下水之前,全池潑灑光合細菌作為魚苗開口餌料的食物,能促進開口餌料如輪蟲的大量繁殖生長,只要掌握好施放時間,可在水花下池前使輪蟲等達到繁殖高峰期,使魚苗下池就有大量的開口餌料可食,不至于出現餓死或自相殘食的現象。使用光合細菌培育開口餌料,還可調動池中的有益菌快速生長繁殖,改善水質環境,促進光合作用,保證水中溶氧充足,防止魚苗因缺氧而“浮頭”死亡,造成損失。 ③餌料添加劑 光合細菌在作為添加劑拌入飼料中投喂時,既可促進魚類快速生長,又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光合細菌菌體本身營養全面,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其含量比酵母等單細胞蛋白高出數倍,使用光合細菌拌入餌料中投喂,可充分調動光合細菌與餌料營養的互補作用。 ④預防疾病 在養殖水體中使用光合細菌后,光合細菌即開始大量繁殖生長并在水體中形成優勢菌群,同時抑制水體中的病原菌生長,大大降低病原菌對魚體的侵害,減少魚病的發生概率。同時,光合細菌在預防疾病方面,除了通過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外,還能夠抑制弧菌的生長繁殖,控制細菌引起的疾病。 ⑤光合細菌使用禁忌 首先,光合細菌不能與漂白粉等消毒殺菌劑同時使用,若必須要用消毒殺菌劑時,應先用消毒殺菌劑,間隔2d后再用光合細菌,以免光合細菌不能完全發揮效力。其次,拌入光合細菌的餌料不能過夜,必須當天用完。 2、硝化細菌 硝化細菌是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統稱,屬于自養性細菌的一類。亞硝化細菌能將水體中的氨氮轉化為亞硝酸氮,硝化細菌能將亞硝酸鹽氧化為對水產養殖生物無害的硝酸氮。 ①水質凈化機制 硝化細菌是可自繁和生長的細菌。在水體中,硝化細菌通過分解水中的氨離子獲得營養和能量,分解二氧化碳獲得所需的有機物,促進自身的繁殖生長。硝化細菌可將水體中氨氮及硝酸鹽分解或合成自身所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將水體和底泥中的腐殖質成分轉化為無毒無害成分,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②生長繁殖 硝化細菌是通過分解水中的氨離子獲得營養和能量,分解二氧化碳獲得所需的有機物,促進自身的繁殖生長,其自身不需要太多的有機物,因此,其自養的過程決定了其較其他細菌增倍較慢。 ③硝化細菌在使用中的禁忌 硝化細菌是自養性的生物菌,在使用硝化菌時應少換水或排水;全池潑灑硝化菌時,應選在晴天水質溶氧充足的時候,避免在缺氧時或溶氧低時使用,以免造成池魚“浮頭”;養殖生長旺季可以增加硝化細菌的用量;不宜與消毒殺菌劑混用,如必須要消毒殺菌時,應與硝化菌間隔3~4d后使用。 3、EM復合微生物菌劑 EM菌是多種有益微生物菌的組合,亦稱復合微生物菌劑。EM菌是以光合細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放線菌為主的一種混合了多種微生物的活菌制劑。目前市場上供應的EM菌是由10個屬80余種微生物復合而成。 ①凈水作用 EM菌潑灑入水體后,其菌群能殺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控制有害物質,改善養殖生態環境,增加水中溶氧量,促進養殖生態系統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類活化生長,保持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 ②提高機體免疫力 EM菌液潑灑入水體后,除了水質凈化外,還可以增加機體免疫力,促進魚體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將EM菌液拌入餌料中投喂,養殖的水產品能夠得到較快生長。同時,使用EM制劑可在養殖生物機體內產生免疫因子,強化免疫功能,有效預防魚類疾病,尤其是防治細菌性疾病。 4、微藻 微藻是一種微型單細胞植物,利用太陽光就能促進其快速生長繁殖。微藻具有營養豐富、生長繁殖快,適應性強,可操作性強等優點,目前在水產養殖業正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①水質改良 微藻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將光能、H2O、CO2和無機鹽轉化為機體所需的有機化合物,釋放出大量氧氣,提高水體中溶氧含量,調節水體pH值為偏堿性,同時降低水體中的氨氮和硫酸鹽濃度,從而促進魚類機體處于適宜的生長環境中。微藻在凈化水質和保持良好的水環境生態平衡,利用微藻光合作用強的優勢,通過吸收水中的富營養成分同時釋放出的充足氧氣起到調節和凈化水質的作用。 ②作為餌料 微藻由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可作為魚類、蝦、蟹、貝類等的餌料來源和蛋白質及機體所需多種氨基酸的補充源,正被水產養殖業廣泛應用,且需求量越來越大。攝食微藻的魚、蝦、蟹、貝類等比單攝食動植物餌料的營養價值要高。因此,利用微藻養殖水產品,對于改善水產品的品質及營養有積極的作用。 ③增強抗病力 利用微藻養殖魚類等水產品,改善水質環境,抑制有毒有害藻類的生長繁殖,同時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微藻作用于水體環境中,含有或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能殺滅水體中的致病菌及有害菌,起到增強機體抗病力的作用。 四、微生物制劑發展前景 1、微生物制劑在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水產養殖中作為綠色飼料添加劑及水質改良劑,微生物制劑必須含有一定量的活菌,且活力要強,同時應注意制劑的保存期,如因溫度、pH值等導致菌體失活就會大大降低微生物制劑的使用效果。有些菌體進入機體后不能長時間生存,達不到預期效果。 2、微生物制劑的發展前景 當前使用的微生物制劑種類逐漸增多,但作用機制普通性強,具有針對性的微生物制劑基本沒有,作為飼料添加劑及水質調節劑可彰顯其較強的作用。微生物制劑在目前養殖水產品的過程中已是必不可少,尤其對于污染水質、老化池塘及集約化養殖的池塘,有其他藥物所不可比擬的優勢,無殘留、無污染、無毒無害,這些足以證明微生物制劑在水產品養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連接:http://7ki.top/newss-1833.html
|